12月30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深入解讀《山西省“十四五”公共衛生體系規劃》主要內容,并回答各位記者的提問。
《規劃》堅持“人民至上,健康優先;預防為主,醫防協同;平疫結合,上下聯動;急慢并重,優化布局;統籌兼顧,提質增效;優勢互補,中西醫并重”的原則,提出要重點完成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健全衛生應急救治網絡、優化專業公共衛生服務、夯實基層綜合服務網絡、推動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補齊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短板和促進中醫藥傳承發展等7項重點任務。
同時,在多元協同的監測預警機制、統一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平疫結合與快速轉化機制、預防為主的醫防協同機制、常態化的中西醫協作機制、集中化應急物資保障體系、聯防聯控與群防群控機制、重大疾病保險和救助制度、公共衛生運行機制等9個方面進一步改革創新,全面提升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救治能力。
《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防、控、治、研、學、產”六位一體的公共衛生體系,并確立了15項主要指標。
《規劃》還謀劃了“十四五”時期公共衛生體系的5個重大項目工程,即檢測能力建設工程、救治能力建設工程、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產學研一體化工程和智慧信息建設工程,以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加快補齊山西公共衛生體系的短板和弱項。
(責任編輯:楊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