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11月在上?疾鞎r提出,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要進行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努力成為集聚海內外人才開展國際創新協同的重要基地、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通道、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重要試驗田,有針對性地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強化制度建設,提高經濟質量。
臨港新片區要達成這“五個重要”的目標,首先需要明確兩個定位:一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二是特殊經濟的功能區。之后應該緊緊圍繞這兩個定位,以制度創新為動力,不斷探索新發展路徑?傮w來看,新片區在提升金融業集聚水平上需要把握好三大核心要素。其一是制度要素。創新開放的制度是新片區的發展動力。其二是產業要素,前沿產業集群是特殊經濟功能區實現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基礎支撐。金融行業與實體經濟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產業集群是實現金融集聚的重要前提。其三是管理要素,集約式的管理體系和較為完備的制度規范能夠為特殊經濟功能區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作為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承擔著為全國自由貿易港區的建設探索、總結、推廣更多有效經驗的重要使命。一方面,新片區需立足上海實際,大膽創新,加快存量企業轉型升級,整體提升區域產業能級。這不僅能夠有效解決上海面臨的過度去工業化問題,更進一步助力上海打造先進制造業、高端制造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基地。另一方面,新片區需著眼于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戰略,由點到面,定期總結評估在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開放、人才流動等方面的制度經驗,制定推廣清單。這在帶動新片區優勢產業向長三角地區拓展的同時,也有助于加快長三角地區新一輪的改革開放進程。
作為特殊經濟功能區,新片區需要在前沿重點領域開展改革試點,進行風險壓力測試,更好發揮試驗田作用,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戰略提供支持。首先,探索特殊的開放制度,加快推進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和數據跨境安全便利流動的實質性落地;其次,建立特殊的稅制安排,合理優化重點企業稅負、離岸業務稅負和特殊綜合保稅區稅負安排;最后,構建特殊的法治支撐,建立能夠保障開放政策平穩運行的法律體系。因此,新片區應充分發揮其雙重功能區的制度和資源優勢,著力提升金融集聚水平,實現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
第一,推出新一輪制度創新舉措,落實好“先行先試”的功能區定位。一方面,通過擴大開放激發經濟發展活力。貫徹特殊綜合保稅區主分區制度,探索設立以重點企業為主體的特殊綜合保稅區分區,并與主區實行同等政策;加大對離岸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的支持力度,建設更加自由、創新、開放的金融港區。另一方面,通過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推出更加優惠的財稅政策,完善對外投資所得稅的征收額度及方式;優化新片區法制環境,對標國際最先進的自貿港區,在離岸市場建立較為獨立的法律制度空間,賦予企業更多選擇權。
第二,布局產業鏈核心環節,加快形成前沿產業集群。金融交易平臺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支撐,圍繞前沿產業開展的核心科技創新倒逼金融交易平臺不斷提高集聚水平。全方位布局產業鏈,在產業鏈上游,對國內“卡脖子”技術和關鍵領域的薄弱環節加大研發投入,鼓勵跨國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在新片區設立研發中心;在產業鏈中下游,積極引進具有引領作用的龍頭企業及關鍵配套企業,同時進一步推進與國際工業強國的合作,加強與國內其他自貿區和產業基地的交流與對接,提升產業鏈競爭力。為實現金融與科技、產業的良性互動,應積極推進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建設,并進一步健全企業上市融資、科創信貸、融資擔保以及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等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打造高水平集約化的金融交易平臺。
第三,完善金融開放政策,提高金融市場管理水平,促進跨境資金自由流動。新片區內的企業對跨境金融服務有較高的需求,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會采取跨境并購的途徑獲取關鍵技術,從而產生大量外幣需求。而當前我國跨境金融服務發展尚不成熟,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為解決跨境金融服務的供需矛盾,應從多方面推動金融產品和管理的創新。在平臺搭建上,推動新片區離岸金融中心建設,與陸家嘴在岸金融實現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在業務模式上,從離岸銀行業務開始,逐步放開非居民賬戶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限制,同時鞏固發展外幣業務,并進一步發展離岸證券、保險等業務。在金融開放程度上,建議進一步放寬金融機構的外資持股比例,拓寬外資金融機構的經營范圍,允許金融機構在合規的情況下開展自由貿易業務。在金融科技上,打造數字貨幣先行示范區,在新片區內劃定區域開展人民幣跨境支付功能測試,并運用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提高人民幣跨境支付能力。同時,注意建立完善的風險防控機制,以減少離岸金融對國內經濟發展可能造成的沖擊。
。ū疚氖巧虾J虚L三角科創產業金融服務協同創新中心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
作者:蔡宏波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自貿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宋雅靜)